掌柜的這是笑話他呢。
然而此刻底氣不足,他也沒什么好爭辯的。
掌柜的出來,數(shù)了錢,也看了紙契約,讓伙計把那棉衣拿來,一邊和任逸飛閑扯:“最近哪兒發(fā)財去?”
任逸飛一手提著鳥籠子,另一只手不知道往哪兒擺,嘴上勉強扯出一個笑:“賺些力氣錢。”
掌柜的就笑了,瞇著眼上下打量他:“這要擱二三十年前,你爺還在的時候,那出門都是穿金帶銀的,哪兒就想到落得如今這境地?”
被提及以往,他更是羞愧難當,見伙計拿了衣服來,他一把抓過夾在胳膊下,側(cè)過臉,雙手隨意一抱拳,就往回走。
走遠了,還能聽到身后當鋪里的說笑聲,說的是他,笑的是他們。
下頭的年天喜表情凝重。這一段看起來很日常,似乎沒有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炫技式演繹。但是就是日常,才見得真功夫。
都說藝術(shù)有三個境界,演戲也是如此。
第一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大凡剛接觸戲劇的,都是從模仿開始自己的演繹生涯,這個模仿不是模仿別人,而是模仿生活中的人,去學(xué)習(xí)。
第二個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時候演員已經(jīng)走過了簡單模仿的階段,他們從生活中提煉元素,融入表演中,可以說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而最后一重,就是這種,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那些演了一輩子戲也學(xué)了一輩子戲的老戲骨里就常出現(xiàn)這種演員。你看他的表演都是渾然天成的,沒有一點‘演’的痕跡,就覺得,生活中就有這么一個人。
這種演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個出場,一個表情,就能把觀眾帶進戲里,并且覺得自己身邊就有這種類型的人,簡直一模一樣。
任逸飛這么好看的臉,該是很吸引人的。可是他揣著手一臉窘迫的時候,就看不到他的‘帥氣’了,完全被帶進去,只看到一個失意的落魄的舊式權(quán)貴子弟。
年天喜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樣的年紀,是怎么把演技磨練成這樣的?這就不是天賦的問題,是經(jīng)驗的問題!
再怎么了不起的天賦,若是沒鍛煉過,也決計演不出這種中年人的滄桑。
下面一段,就是他從典當行出來,遇上魚販子買魚的劇情,也是年天喜被喊停的一幕。
年天喜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任逸飛的表演,他想看看他是怎么演繹這一段的,也想知道自己欠缺在哪里。
此刻任逸飛已經(jīng)遇上向他走來的魚販子,挑著木桶,里面是剛釣上來的河魚。
因為心里藏著事兒沒有注意,他們兩個不小心就擦碰到了,木桶里的水打濕了任逸飛一點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