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兩人共同的好友在下面留言:生日快樂,有事找我。
死者前女友回應:謝謝。
“奇怪,為什么在人家過生日的時候說什么‘有事找我’?”任逸飛覺得很奇怪,于是他找了她們的共同好友。
“XXX(前女友名字)怎么了?”
對方過了兩分鐘才回應,態(tài)度還不太好:“你問我,我怎么知道?”
“我見過她,在路上,她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任逸飛又加一句,“別誤會,我就是隨便問問?!?/p>
這欲蓋彌彰的樣子果然迷惑了那邊的共同好友,對方問:“你不知道么?她家里破產(chǎn)了,她父親沒了,媽媽在醫(yī)院等著治療。你要是還有良心,就把她以前給你的那些還給她?!?/p>
任逸飛將這些信息串聯(lián)起來,終于知道了引爆死者前女友的導火線是什么。
甚至他也知道了兇手的殺人手法。
根本不需要什么密室,兇手曾在這里居住,找到備用鑰匙是很容易的事情,甚至她自己就有備用的鑰匙。
決定殺人之后,兇手來到這里,潛入房子。
她可能套上鞋套,戴上手套,然后躲藏在客房里,像這個房子里的一個幽靈。并且,兇手還知道死者男友睡覺前會喝牛奶——應該是提前知道的,否則不會提前準備安眠藥或者鎮(zhèn)定劑。
她將藥物撒入牛奶,搖晃均勻之后躲回客房。
然后,死者和其男友回家,他們如平時一樣吃飯、洗漱,直到死者男友喝下?lián)搅怂幍呐D?。隔壁的兇手聽著那邊的歡聲笑語,內心被仇恨折磨著。
死者男友沒有多懷疑,可能只是覺得困,想睡覺,然后他們睡下。
等到半夜兩三點,人們睡得最熟的時候,兇手穿上類似一次性防護服的東西,或許還戴上頭罩,然后她進入主臥,殺了死者。
旁邊的男友因為藥物,一無所覺。
兇手來到浴室,清洗噴到血液的臉部,然后把身上一次性的東西都收拾好,壓縮成很小的體積。
她會換上新的鞋套和手套,然后離開這里。
一次性的用具可以直接燒毀,小刀片可以丟掉,這些都好處理。
“殺人動機有了,殺人手法有了,可是證據(jù)呢?”事情回到一開始,他知道是誰了,但他沒有證據(jù)。警察局、法院,都是證據(jù)說話。
任逸飛先去了廚房,他看了冰箱的把手,發(fā)現(xiàn)裹著一層磨砂的金屬皮,留不下指紋。接著他又打開冰箱,牛奶蓋子和牛奶盒子表面有一層霧,有指紋都取不下來。
“如果兇手更加謹慎,他可能全程戴著手套作案,更不可能留下指紋。一般這樣的兇殺案,都是通過兇手的作案工具確定兇手的。我又出不去,去哪兒找作案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