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遙遠的你第20章上卷--19
泱泱一附院,數千職工,數萬患者,每日,人來人往穿梭于各棟樓宇間,要見到一個人,遠比見不到一個人更難。
黎糯時隔幾個月終于和路心和相約吃上了頓飯,兩個人都激動得險些熱淚盈眶。
“又瘦了啊你!”黎糯同學先羨慕嫉妒恨一陣。
她自己屬于“壓力性肥胖”體質,即壓力越大,吃得越多,長得越胖,汗。
路美女橫她一眼,埋怨道:“你以為我想?。课夷挠心銈€轉輔助科室的人幸福??蓱z我一月心內,二月外二,三月外三,差點沒在C24壯烈犧牲……”
“要不要我替異國他鄉(xiāng)的沈老師親你一個?”她壞笑。
“謝了……”路美女嚴詞拒絕,把盤子推到她面前,“親你的炒刀削去。”
黎糯拿過筷子,看著面條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我是得再胖些,省得了下半年命喪外科?!?/p>
她們這一年的實習安排,分為內科+急診+輔助和外科+婦兒+心內的兩大模塊,時間不長,大科倒多能轉遍。故路心和的今天就是黎糯的明天。
“話說你跟著誰干?”實習醫(yī)生中繼“XX科忙嗎”之后第二流行的問句。
“現(xiàn)在的外三么?樓下C3開腸的,跟前組,岳芪洋?!?/p>
黎糯動作忽的一滯,接著又若無其事繼續(xù)撈她的刀削面。
“很苦么?”她問。
“苦不堪言……去了大外,就知道醫(yī)生這活真不是人干的。每天七點到崗,八點查房,然后換藥,九點上臺,這一站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下來了,早則七八點,晚則無止盡,通宵也是常事。下了臺還得把新病人收掉、把出院寫完,你要知道外科一貫大進大出,一天進十幾個不稀奇,那我們就崩潰了,一個新病人入院當天寫八份東西,十個病人就有八十份東西,首程、住院、首主治、首主任、術前小結、術前討論、術前病程、各種同意書,所以我們在大外的狀態(tài)就是要么在臺上,要么在病區(qū)亂竄?!?/p>
“亂竄什么?”黎糯暗嘆臨床的可怕。她和路美女同一屋檐下睡了四年,算得熟知其堅韌溫柔的性格,這么抓狂的狀態(tài)……額,還真沒見過。
“簽字唄!病人都認為自己的病是天底下最重的,醫(yī)生是和護士一樣打個鈴隨叫隨到的。我來找你簽字,你就必須在,不許上樓開刀,不許跑去會診,不許吃飯上廁所,不然就是你擅自離崗;或者只要穿著白大褂,才不管你分屬哪組的,醫(yī)生就理所當然對全病區(qū)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你去看看投訴辦的本子里盡是這種荒唐事。殊不知現(xiàn)在C3百多張床,百多個腸癌,三個組管,每個組都有三四十個病人,我連自己床位上的都記不全,還要記別組的?說到簽字吧更氣人,找家屬,不在,找病人,說找家屬,一次,兩次,三次,捉家屬像捉賊似的,你們是想把我們訓練成特種兵吧。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了,拿著筆還盡說些酸溜溜的話,什么'反正開壞了跟你們無關我們自認倒霉'咯,聽得好想打人……”
路美女喝了口湯歇氣,幽怨道: “總之,他們就是想把醫(yī) 生當私家保姆使,最好24小時待命。哎,我已經連著幾天睡辦公室了,腰酸背疼腿抽筋?!?/p>
黎糯驚訝于大外的工作量,問道:“真有那么多腸癌?”
“病房里的只是一小部分好嗎?”路心和再次嘆氣,“你知道每張床位后面排著多少人么?他們每個組都有一個抽屜,就跟移植中心等腎源一般,劃成一格格,按順序塞進去。毛毛都說岳主任手里的入院單,一拿一抽,一拿一抽,擤鼻涕的話用到死也用不完?!?/p>
她聽得有些乍舌,“那要多久才能開完???”
“開不完,不可能開完。全上海四十秒診斷出一個腫瘤,腸癌又是發(fā)病前三的,一臺根治術照岳芪洋的速度也要四五個小時,你算算一臺手術的時間又多了多少后備病人……何況還不止上海的,外省自費病人占了半壁江山?!?/p>
兩人面對面不住怨聲載道,一個為了現(xiàn)在,一個為了不久的將來。
“幸好跟的是岳芪洋?!彼f,“他雖然可怕了些,但是絕對的負責任。他是我見過的第一個自己去收病人寫首程的副主任,而且我們的換藥、打結、拆線也都是他一手教出來的?!?/p>
“據說他開刀不說中文的?”
“是啊,正因為如此術語被逼得突飛猛進了。聽不懂的時候,護士姐姐會一邊飛白眼一邊翻譯。反正岳芪洋他只管動手,幾乎不動口。”
“你確定他不會罵學生?”黎糯又被驚訝到了。
“不會啊,他是很嚴厲,但絕對沒罵過學生?!甭沸暮脱灾忚彽攸c頭。
額?那她第一次上臺的經歷難道是幻聽么?
“跟他還是不錯的啦,虐歸虐,能學到不少?!甭沸暮涂偨Y道,“不過,不知道你去的時候能碰上他伐,科里的人說他下個月就要走了?!?/p>
“去哪里?”
“援邊。”
果然,黎糯第二天就在食堂樓梯轉角的通知欄看到了這個消息。
一附院第XX批援邊建設項目,共分兩隊,一路北上青海,一路南下云南。北上隊包括外四至外六、整形、骨科、燒傷和四大內科,南下隊則由外一到外三以及神外、婦產、兒科和其它內科組成。
放眼名單,幾乎囊括了相關科室明年晉升正高、副高、中級的熱門人選。
其中,南下隊的領隊是剛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銀蛇獎終身成就獎的胸心外科大主任,而岳芪洋被選為副領隊。
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了然于心:岳芪洋明年副高升定了,且前途無量。
圍觀的群眾有人在說:“冷醫(yī)生真是可以啊,上得了哈佛,下得了山區(qū)?!?/p>
“不過大外的人去援邊約等于去長期會診加開刀來著,那些邊疆小醫(yī)院知道上海專家要去,囤了一堆擇期,以往的經驗都是下飛機當晚就開始開刀,比在院更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