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戎狄武士們進退維谷、四下逃竄,沖天喊殺聲中,定國公尹元也回過神,他看了一眼凌冽和小蠻王,自帶著士兵們?nèi)ヌ幚沓莾?nèi)的戎狄武士。
伊稚查已死,這一戰(zhàn)是他們勝了。
就在眾人紛紛外撤時,忽有一匹白馬穿過南城門,順景華街來到了安定城樓下。
馬背上馱著兩個人,一個是當(dāng)朝起居注虞書,一個則為新科狀元郎季鴻。
季鴻被派往魯郡后,不知得了什么高人襄助,竟提前囤積了糧草、鞏固了布防,因此在戎狄南下時,給中原和江南爭取了最多的時間。
在場的士兵對季鴻多有敬重,紛紛朝兩側(cè)退開給他們讓出一條通路。
虞書坐在靠后的馬鞍上,帶季鴻到地方后,他就先下馬閃身退到一邊。
季鴻匆匆下馬,先向凌冽和烏宇恬風(fēng)一拜,然后才看著簡先生道:“元徽六年,臣確實在皇寺中,見過一回庶……麗妃娘娘。”
季鴻是君子,行事端方溫柔。
即便到了這一刻,他也自稱“臣”,也換了“麗妃”之稱。
簡先生聽了,卻一點兒不領(lǐng)情,他睨著季鴻看了一眼,“元徽六年?你們要演戲也演全套好不好?找這么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東西,元徽六年你幾歲,你憑什么見過我母妃?”
季鴻頓了頓,卻還是溫言道:“臣元徽二年生人,時虛六歲,已記事,皇寺的明遠大師,是臣的恩師。那時,我還是寺中的小沙彌,法名義直?!?/p>
凌冽又想起那件袈裟,羽書的來信上說過——
季鴻小時候曾在他師父的箱子里看見過一件寫滿了祖文的袈裟,他看了一眼遠處的簡先生,側(cè)首想同烏宇恬風(fēng)商量,要三部首領(lǐng)留在此處,他們往皇寺中一探。
結(jié)果,城樓上的舒氏又開口:“是了,你若不信,自可去問明遠大師。你那娘親,從前可最喜歡往皇寺里跑,你大可以去問問他,麗妃去皇寺做了什么,又是如何瞞天過海、懷上你這孽種的!”
這話說出來,就不僅僅是皇家顏面之事。
更干系佛門清凈、皇寺尊嚴(yán),讓城樓下的季鴻都面色微變,“請施……太皇太后慎言?!?/p>
簡先生一向沉穩(wěn)老練,這次,也終于動了真怒。
他上前,一把扼住舒氏喉嚨,“老妖婆,若我去了皇寺,發(fā)現(xiàn)你說的有一句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