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親人,也失去了光明,成了一名孤兒。
當(dāng)時他才四、五歲,很多事情已經(jīng)模糊,痛苦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去。他在福利院認(rèn)識了許多朋友,老師也很親切。雖然他雙目失明,無法像正常人那樣視物,但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人的肉眼看到的都是時間留在事物上的痕跡,比如生長、老化、陳舊、變質(zhì)等等,但他看到的卻是事物留在時間中的痕跡。比如某個人的生活軌跡,去過什么地方,做過什么事情,看到過什么東西,只要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它們就會變成一副副類似彩色剪影般的意象。有時候清晰,有時候模糊,有時候又難以琢磨。
如果身邊沒有人,他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見,唯有生命的顏色能照亮他的世界。
不同的情緒和感情有著不同的色彩,一般人都是從純凈轉(zhuǎn)化為多彩,再逐漸變得灰暗、渾濁。看得越多,他就越覺得成長的代價太大。人們臉上笑著,卻未必是真的快樂。
他很喜歡福利院的朋友們,雖然他們大多數(shù)早早褪去了純凈的色彩,但他們快樂的時候是真的快樂,難受的時候是真的難受,誠實地表露著自己的情緒。
他知道自己是個不健全的孩子,也許永遠(yuǎn)都不會有人收養(yǎng)他,他也不想被自己不喜歡的人收養(yǎng),一直留在福利院也沒有什么不好。他雖然無法像正常人那樣快速地掌握各種知識,卻能從別人的生活軌跡中學(xué)到更多東西。
直到7歲時,他遇到了兩個人,兩個有著同樣灰暗過去的人。本來以為他們和其他大人沒什么不同,但當(dāng)他們走在一起時,卻意外地讓他“看”到了一片奇特的光彩。
澄凈而美麗,溫暖而充滿活力。
他感覺自己像是沉浸在海洋中,無比舒展。
他忍不住欣喜,第一次期盼被收養(yǎng)。
他伸出手:“原叔叔,你介意在大海里多養(yǎng)我這條小魚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