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兄心懷天下,”羅維邊彈著經(jīng)謝語修改過的樂曲,邊對謝語說:“從這《山河賦》中小弟便能看出,治世為民,本也是小弟心中所愿。”
所謂知己難求,謝語這時只恨與羅維相見太遲。謝語此時十六歲,羅維十三歲,可這兩人就真談起了天下治國之事,越談越投機。
☆、20謝語拜師
七子在晚飯時跑來告訴羅維,左相羅知秋回府了。
羅維當即就對謝語說:“謝兄,家父回府,我領(lǐng)你去見見他吧。”
謝語也不推辭,他對左相羅知秋敬仰已久,今日正好是一個相識的機會。
羅知秋沒想到羅維會領(lǐng)著一個上書房的同學來見他,但知道了這俊秀文雅的少年人就是他在家中念叨過多次的謝語時,便也高興了起來,與謝語攀談了起來。
羅維在一旁作陪,他知道這兩人互相欣賞,一點也不擔心這兩位談不到一塊兒去。眼見著火候差不多了,羅維說出了他邀謝語入府的真正目的,“父親,謝大哥想學得是治世之道,在上書房學還不如在父親身邊學呢?!?/p>
謝語看了羅維一眼,看著羅維的笑臉,突然間就明白了羅維的用意,馬上就跪倒在地說:“謝語不才,想拜相爺為師?!?/p>
羅知秋看看謝語又看看羅維,突然間要他收一個弟子,一點準備也沒有,羅知秋為難了。
“父親,”羅維站起身對羅知秋說:“你一直都說謝大哥是個可造之材,父親又是惜材之人,怎么可以放過謝大哥呢?謝大哥這可是自己送上門了?!?/p>
羅維這話說得半是正經(jīng)半是玩笑,但聽得羅知秋和謝語兩人,都不會覺得尷尬,一起笑了起來。
羅知秋又打量了一番謝語,風度翩翩的一個俊秀少年,文采出眾,又落落大方,這樣的一個少年人是他所喜愛的。羅知秋不是一個矯情之人,覺得話趕話說到了這里,他又覺得這謝語不錯,謝語也愿意拜他為師,只要得到了謝語家人的同意,那么收這個弟子也是一件幸事。
羅維見羅知秋點了頭,馬上就說選日不如撞日,當下也不問羅知秋的意思,就命人去謝府請謝語的父親謝望北前來。
不一會兒,四品史官謝望北就誠惶誠恐地趕了來,還以為兒子闖下了什么大禍,聽到羅知秋要收謝語為入室弟子后,謝大人整個人都傻了,覺得天上掉了好大一塊餡餅,砸在了自己的頭上。
羅府連夜擺下了拜師宴,左相羅知秋就這樣多了一個入室子弟。
謝語舉杯向羅維道謝,羅維這時卻裝起傻來,說:“謝大哥謝小弟什么?是我父親收你為徒。不過以后謝大哥可不能太過用功,若是比小弟強上太多,小弟在家中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謝語笑起來,他是真心感激羅維的。羅維算不上君子,謝語其實也不是一個君子。胸懷坦蕩的人,操弄不了政事,所以謝語對羅維的感激中,不光全是因為羅維是知己,而是夾雜了太多謝語為自己的前路的考量。
謝語在上書房讀了一個多月的書,龍玄對他幾多拉攏,可偏偏謝語是個正統(tǒng)思想極強的人,他認為長幼有序,嫡庶有別,龍玄的拉攏讓謝語警覺,未來的賢相之材很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二皇子龍玄對江山,對皇位的執(zhí)念,于是上書房的日子對謝語來說就成了煎熬。他不愿效忠于龍玄,可是他一個四品史官的公子如何拒絕一個皇子?難不成去向皇帝告發(fā)龍玄有忤逆之心?別說他見不到天顏,就算有幸見到了,他這么說了,皇帝就能信他?就在水深火熱中,羅維出現(xiàn)了,促成了他成為了左相羅知秋的弟子。逃離了上書房,也就逃離了龍玄,他的老師卻同樣可以給他一個錦繡前程。說羅維是他謝語命中的貴人,一點也不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