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天空應響一炸雷,方能與鳳兒等人震驚面容完美襯配!
情勢不妙,胡之源忙又道:“諸位別想岔,他還活著呢!”
大悲大喜交加,鳳兒惱得直接踹他一腳,“這節(jié)骨眼說話大喘氣作甚!說!為什么你救不出來?!”
“嗐,怪不得旁人,他自掘墳墓!”
胡之源無奈哀嘆。原是他緊趕慢趕回宮后,好不容易見到艾成蕭的面,剛告訴他府上無恙,御史臺的人便氣勢洶洶過來,又將他押走。
這讓胡之源遽然心懸!
之前聽鳳兒所言句句,不過是硬骨頭武將不肯從命,被掌勢者賞點顏色瞧瞧。這下御史臺來人押走艾成蕭,事情絕對不簡單!
御史臺那群鐵面完全不肯透露給胡之源只言片語,萬幸他有叁哥這條眼線,而胡之淮恰好也偷聽到關鍵。
好懸把胡之源當場氣昏,現(xiàn)在也沒緩過勁,急到跳腳!
“他何故要私自賑濟東海?。窟@連小小縣丞鄉(xiāng)紳都知的大忌,他堂堂大將軍為何明知故犯!”
瞧御史臺那架勢,想必已有所掌握,是師出有名。一旦證據(jù)確鑿且足夠,艾成蕭在劫難逃,事態(tài)之嚴重遠超胡之源意料,亦百般不解他意欲何為!
“據(jù)我叁哥說,御史臺幾頭重要大角兒皆被大哥籠絡,倘若他鐵了心要料理艾成蕭———呵,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本事,他們可有的是!”
鳳兒從頭頂麻到指尖,腸子都悔青了,想如若當初她能再謹慎一點,不幫艾成蕭,那么今日種種或許不會發(fā)生!
胡之源仍一口一個為什么,說除非佛祖顯靈、天降神兵,否則誰也救不出艾成蕭這尊泥菩薩。
公子半晌沒作聲,這會兒冷笑道:“你問為什么他要私自賑濟,不如下去查查各級官吏私吞克扣之事?!?
胡之源瞬間閉嘴,而鳳兒強找回冷靜,追問此事如何會被御史臺知曉。
她回顧下從前,艾成蕭曾對她講過他是怎樣一步步達成目的,亦胸有成竹表示做得天衣無縫。那時他告訴她這些,是為說明怎么找到的吳風婷,以及納她為侍妾的來龍去脈,此刻鳳兒回顧,是為推測他哪里出了錯漏。
追根溯源,艾成蕭每一步皆無差池,錯的是他做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不該。
不肖細想也知,東海地震鬧災連大岳尋常百姓都有所聽聞,委任監(jiān)國的胡之洵豈會毫不知情?彼時暄帝尚在,胡之洵未予以關注重視,而今他迫切需要充實勢力,才想起去幫襯遭難的鄰國,企圖換取支持。
承想,東海君早受夠大岳壓榨,彈丸島國而已,若非連年進貢壓力使得自身空虛,何至無能救本國民眾,眼睜睜看他們冒險去水域邊境打漁,去南夷以肉身換活路。
南夷與東海向來不睦,然天災當前,仍能容下東海難民棲身,偏受好處多年的大岳反而無動于衷。東海君自然心有不爽,面對大岳使臣居高臨下的施舍姿態(tài),婉言謝絕好意,并稱東海已撐過最艱難時期,只是今年的歲貢怕是湊不夠了。
熱臉貼冷屁股,使臣擔心不好交差,便多長個心眼,在東海各處查看打探。起初他沒找到任何異樣,僅覺得百姓恢復生計的速度有些過快,直到必須離開那日,途中路過大片田地,才看出哪里不對勁。
大災過后,大岳尚未接濟一粒一顆,憑東海原有儲備怎夠種這般廣的良田?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胡之源茶喝了快兩壺,仍口干舌燥。
他說胡之洵此番是以雷霆之力而下,不僅御史臺出動,在路上還看到正往宮里來的戶部四司官員。
“國之萬物皆有數(shù)可參,有稅可查,順藤摸瓜細挖,難保不會揪到他尾巴!”
鳳兒逼迫自己心存僥幸,不這樣她怕是要崩潰,替艾成蕭辯解:“他既決意要做,自然是準備完善才動手,不會輕易被查出來!”
胡之源品出她話里怪味,換了副她未曾見過的面孔,不顧公子在側(cè),幾乎貼上她鼻尖,逼問道:“你都知道些什么?樣樣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