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玉生徹底離開陽世后,冉夫人不再繼續(xù)宅居家中,而是以未亡人的身份,開始走動。
冉玉生做人做事都很有一套,除了那些面子朋友,真正的摯友也有幾個。他意外離世,這些朋友對他的妻子自然多有看顧。
因著見過冉玉生的鬼魂,冉家上下都開始信起玄學(xué)那套,冉夫人把冉玉生之前的人脈撿起來一些,借助他們聯(lián)系了一些大師。
她自己不懂這個,也不敢隨便亂搞,只大致了解一下情況,然后根據(jù)大師所說,做做慈善,修功德,多供奉。
反正就是花錢,冉家最不缺的就是錢,冉夫人也不吝嗇與這些身外之物。
她專門了解了相關(guān)情況后,自己弄了個慈善基金,不對外募捐,以她自己出資為主——冉玉生留下的遺產(chǎn),除了固定產(chǎn),更多的是股票基金,每年光紅利都是一個極其可觀的數(shù)目。
冉玉生的朋友幫她介紹了靠譜的經(jīng)理人,幫忙打理慈善基金,冉夫人將心思放到事業(yè)上,倒也算有了個寄托。
基金有專門的經(jīng)理人打理,冉夫人實際上并不怎么忙。
她還惦記著阮北將冉玉生鬼魂送回家這件事,哪怕阮北覺得只是順手施為,冉夫人依舊十分感激。
于是她挑了個時間,專門上門拜訪。
阮爸爸一個大男人,與她冉夫人實在沒什么好說的,只出面接待了一下,然后就一頭扎進(jìn)廚房,準(zhǔn)備做幾個拿手好菜招待客人。
倒是阮媽媽,與冉夫人相處得頗為相宜。
兩人都是性格溫和的人,冉夫人教養(yǎng)好,沒有那些大戶人家看不起平頭老百姓的架子。她自己活得講究,在阮家小房子里待著卻也能安然自得。
下午茶不吃精致的點心,跟阮媽媽一起啃阮爸爸做的泡椒鳳爪也覺得很有意思。
冉夫人之前沒什么真正相處得來的朋友,本來嘛,冉家交際圈里,活得比她好比她幸福的女人少有。
冉玉生自身成就就不說了,單論長相也是極出色的,這么一個高大英俊又專情的男人,他還有錢有才華。
冉夫人怕疼不肯生小孩,冉玉生不想別人議論她,就說自己不想要,外頭傳他不孕不育也一笑置之。要不是冉夫人自己說出來,流言都已經(jīng)變成冉玉生以專情掩蓋性無能了。
當(dāng)然,現(xiàn)在也依舊有人這么說,男人不明白他有錢有權(quán),為什么獨守一朵花,哪怕那花再美,看久了也該看厭了。
女人則是因為嫉妒心,自家每天為丈夫的小情人私生子頭疼不已,冉夫人卻活得像個單純無憂的二八少女,冉玉生有毛病才能讓她們被嫉妒燒灼的心稍微舒服一點兒。
這樣一來,冉夫人如何跟其他豪門夫人相處得來?
她只是單純,又不是感受不到別人的惡意,經(jīng)過幾次冷嘲熱諷,明里暗里的挑撥,誰耐煩再與她們交際。
至于所謂的夫人外交,冉玉生在這方面頗有些大男子主義,他認(rèn)為事業(yè)是男人的事,只有男人沒本事,才需要妻子額外付出辛苦。
他樂的妻子每天做些自己喜歡的事,開開心心,哪怕只是在家種種花。
于是那些貴婦人們,更是個個嫉妒眼都紅了。
也不是說豪門中只有冉家一對恩愛夫妻,所有女人都嫉妒她,當(dāng)然也有心胸開闊性格好的。
不過冉夫人這個年紀(jì),基本上都有孩子了,平時逛街做SPA什么都,無非就是事業(yè)家庭還有買買買,冉夫人跟她們說不到一處。
遇上阮媽媽,卻是找著伴兒了。
她喜歡種花,阮媽媽在花店工作,兩人談起來有共同話題。
說到家庭,阮媽媽同樣家庭幸福,雖然阮家沒有冉家富貴,但她跟丈夫也是從校服到婚紗,一路走來,攜手相伴,愛情浸潤在生活中。
說起小孩,冉夫人對阮北印象大好,聽阮媽媽講兩個孩子小時候的事,也聽得津津有味。
雖然生活習(xí)慣消費觀都有差別,但阮媽媽性格大方,不占人便宜,也不扭扭捏捏小家子氣。
而冉夫人對她沒經(jīng)歷過的生活方式接受良好,還很愿意嘗試。
一來二去,兩人相處越發(fā)投契,冉夫人一有時間就來找自己新閨蜜,有時阮媽媽上班,她還會去花店,幫著制作花束,接待客人賣花。
阮北他二伯母也是個好性兒,三個女人有空了還約著一起逛街。
除了阮爸爸私底下抱怨,覺得妻子快被別的女人勾走了,阮北偷笑后,覺得這樣挺好。
他媽媽有了新朋友,冉夫人能有個說話的人,不至于胡思亂想。
不過很快,阮北遇見了新麻煩。
宋嘉熙找到他學(xué)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