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薛柏中了秀才,六月初便要到縣學讀書,因為有趙先生的保薦,他可以分得一間專門為遠地學子預(yù)備的宿舍。如無意外,接下來的兩個月他都要住在縣里了,八月直接從縣學出發(fā)去府城參加秋闈,所以說,他還只能在家住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他想天天待在家里,可他好歹也是本屆案首,同窗之間自然也有番應(yīng)酬。好不容易消停了,他鎖上鎮(zhèn)上宅院的大門,準備回家去。秀才這個功名雖然不算什么,但也是個功名不是?有些早就想要做的事,他也該行動了。
這個念頭讓他恨不得腋下生翅一路飛回家。
不過人都走到鎮(zhèn)北石橋上了,忽記起家中蜂蜜似乎剩余不多,他摸摸袖子里的碎銀,折了回去,直奔林家醫(yī)館。
東橋鎮(zhèn)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凡出點熱鬧,幾乎人人都能知曉。薛柏雖沒有像狀元郎那般騎著高頭大馬行街顯耀,可他在鎮(zhèn)子里的時間長,這幾日又同好友多番進出主街上的酒樓,人也生的玉樹臨風賞心悅目,很多人還是認識他的,其中就包括消息最靈通的各家店鋪伙計。
這不,他才跨進醫(yī)館門檻,往日相熟的小伙計就大聲招呼道:“呦,咱們的新案首來了!”聲音里滿是喜意。
薛柏落落大方地朝里面道賀的眾人拱手,笑容自然隨和,既不得意洋洋,亦無假意謙虛。
“勞煩掌柜的再給我拿一罐棗花蜜。”客套完畢,他走到柜臺前,笑著道。
掌柜也是滿臉笑容,轉(zhuǎn)身吩咐伙計去后面拿貨,剛想與薛柏閑聊幾句,余光中瞥見一旁側(cè)門里走過來兩個修長的身影,他忙上前招呼:“大少爺,二少爺,有什么需要吩咐的嗎?”
林宜安溫和地笑,擺手示意他自去忙碌,目光落在薛柏身上,一邊走過去一邊笑道:“這位就是咱們鎮(zhèn)的新案首吧,果然風采非凡。在下林宜安,這位是我堂弟林宜修,適才聽聞案首公子到來,便忍不住出來結(jié)識一番。”
看清林宜修的樣貌,薛柏微微詫異,隨即心中一動,忙回禮:“大少爺客氣了,薛某不過是中了秀才而已,今日得遇林解元,實乃薛某之榮幸,還望日后能得林解元指點解惑,薛某不勝感激?!?/p>
他在鎮(zhèn)上讀書,對東橋鎮(zhèn)林家早有耳聞。
林家世代行醫(yī),奈何子嗣單薄,如今當家人林德是獨子,膝下僅有兩子,長子林懷習杏林之術(shù),在遠近頗有賢名。次子林承勤敏攻科舉,連中三元,官至都察院正三品左副都御使,五年前因圣上無故欲廢太子另立而諫言,觸怒天威,被貶至故里任知縣。當年十六歲的林宜修便已經(jīng)是京都解元,大概因家中變故耽誤了當屆會試??缮蠈脮囁瑯記]有參加,薛柏和同窗閑談時曾分析過,最后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猜測,那就是林宜修明白,以圣上對林父的遷怒,就算他入了殿試,圣上也極有可能不會點他進翰林院,所以他主動放棄了那兩次會試機會。如今圣上年邁,林宜修才二十一歲,他當然等得起,一旦被保住的太子即位,林家必然起復……
“薛兄客氣了。下月你可去縣學讀書?”林宜修端詳他片刻,忽的問道。
薛柏點頭。
林宜修淡然而笑:“既如此,若學業(yè)上有不解的地方,直接去縣衙尋我吧。我那里有些往年秋闈卷宗,可借你研讀?!?/p>
薛柏和林宜安均面露詫異。薛柏最先反應(yīng)過來,雖不解,還是誠懇地道謝。
林宜修頷首,轉(zhuǎn)身回去了。
林宜安與薛柏告辭,快步追了上去,到了院子,他疑惑地問道:“二弟,你待他怎么如此客氣?”
林宜修站定,望著院中一顆海棠瞧了片刻,回頭道:“大哥,我有件事情要麻煩你?!?/p>
能與林宜修結(jié)識,總算是喜事一樁,薛柏提著蜂蜜罐子,腳步輕快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