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算男人。
看起來很年輕,特別年輕。
蘭因切特稍微坐正,在對方抬起頭的剎那,認出了利奧的臉。
只是,為什么是利奧?
蘭因切特知曉這個弟弟參演了《蒂達的復(fù)仇》,但他原本以為,利奧飾演的是個龍?zhí)?,出場寥寥而且死狀凄慘。
更換角色的事,蘭因切特還不知道。
在短暫的訝然之后,他沉下心來,繼續(xù)觀看。
第一幕戲,是阿諾德漂洋過海來到帝國,在巨大的彷徨與掙扎中,思索獲取金羊毛的辦法。而外出游玩的蒂達公主,恰巧與他相遇,一見鐘情。
利奧的表演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亮點。蘭因切特很快感到厭倦,并對戲劇下了結(jié)論:這無非是年輕人自娛自樂的產(chǎn)物。
說實話,他也不期待溫萊能有什么出彩的表現(xiàn)。
養(yǎng)在溫室里的薔薇花,性格過于柔軟體貼,沒有棱角,根本無法演出蒂達的熱烈與瘋狂。
況且……蘭因切特本就對戲劇不感興趣。
出于良好的教養(yǎng),他沒有起身離開,只在腦海中思索一些難以處理的政務(wù)。
蒂達與阿諾德相遇,始于一句晦澀無意義的感慨。
「我看見了一只饑餓的海鷗,它墜落海面,夕陽燃起熊熊火光?!?
寂靜的大廳內(nèi),響起漫不經(jīng)心的女性嗓音。
清甜的,倦懶的,又有些高傲的。
在此起彼伏的吸氣聲中,蘭因切特抬起眼睛,看見了緩步登場的紅裙女人。她披散著海浪般蓬松柔軟的黑發(fā),紅唇似笑非笑,裸露的脖頸與肩膀白得發(fā)光。
宛如一團火,從濕冷的沙灘蔓延至不安的海面,將所有事物燃燒殆盡。
這是溫萊。
亦是蒂達。
海邊的男女初次相逢,落魄疲憊的王子半跪在地,怔怔望著來人;而高傲美麗的蒂達向他走去,于瞬息間,神色變得恍惚而又熱烈。
“你是誰?”
她捧住他的臉,喃喃自語。“為什么我會感到如此快樂?而又疼痛不堪?”
——所謂”一見鐘情”,幾乎沒有什么道理。呈現(xiàn)在戲劇中,往往是一種宿命的悲劇感,以及難以言喻的荒誕。
蘭因切特沉默著做出評價。沖擊感尚未褪卻,他下意識擺出冷淡的態(tài)度,品評這兩個人的表演,仿佛自己真是個置身事外的觀眾。
可是下一刻,他驟然瞳孔緊縮。
蒂達和阿諾德接吻了。
不,嚴(yán)格來說,這是蒂達主動落下的吻。劇情的安排便是如此,但實際演出時,理應(yīng)做出一些調(diào)整。比如借位,比如遮擋。
可是他的未婚妻,最起碼現(xiàn)在還頂著未婚妻身份的溫萊——無比愛憐地凝望著利奧,用柔軟的紅唇堵住了少年微張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