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偏心
雖說皇上已經(jīng)從昏睡中醒來,并且傷勢也在逐漸穩(wěn)定,但二皇子的那一下用盡了全力,皇上的身體也不再像年輕時那般健壯,疲勞乏力、精神不濟(jì)是常事,時不時的還會吐上一口血當(dāng)是消遣。
太醫(yī)的話是皇上應(yīng)該多休息少操心,傷勢已靜養(yǎng)為上,但是一些重要的折子還需由皇上批閱,大臣隔三差五的過來,哪有功夫靜養(yǎng)呀。
晉容白天忙著監(jiān)國,晚上還要回到皇上寢宮當(dāng)孝子,恨不得一天三十六個時辰的忙。
眼見著晉容一圈一圈的瘦下來,皇上心疼的不行。
皇上想讓晉容少往他這里跑,有空就多休息休息,別把自己累病了。
但晉容還是每天都過來,不來看看,他放不下心。
其實(shí)晉容還真沒有大逆不道的想法,而且他的權(quán)位之心并沒有外面流傳的那么重。
先帝和昱親王爭奪太子之位時,晉容并沒有出生,但沒有經(jīng)歷過不代表他不知道當(dāng)時的情況。
先帝是景明帝的嫡長子,正統(tǒng)的皇位繼承人,如果他不能登基為帝,不管是哪個兄弟上位都不會放過他。
不爭肯定要死,不想死就只能去爭,更何況那本就是屬于先帝的東西。
到了晉容這里也一樣,他是皇上的嫡長子,他的母親是皇上的原配皇后,再沒有誰比他更加名正言順。
如果他不能登基為帝,那么東宮的人一個也活不了。
晉容不想死,但他也不想讓皇上死。
對他,皇上做足了一個父親該做的事;
而他,也該做到一個兒子該做的事。
正常情況下,謀反的主謀應(yīng)該優(yōu)先處理,然后再去收拾其他的黨羽以及剩下的小魚小蝦。
但那時皇上遇刺昏迷,晉容的全部心思又撲到了皇上身上,等到皇上醒來,有人問起謀反三人組該怎樣處理,皇上避而不答,其他人見狀也不再多言,這才是圣旨遲遲未下的原因。
三皇子的謀反固然讓皇上感到憤怒,但他早就知道這個兒子存有不純之心,所以那日他并沒有太過意外。
可二皇子的襲擊是真的讓他有些沒反應(yīng)過來,袖里藏著匕首,就那么直挺挺的沖了過來,就算殺了他又能怎樣?太子以立,皇上駕崩,太子即日登基。
現(xiàn)在回想起來,二皇子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殺他,不為皇位,不為名聲,只是單純的想要他死。
雖說皇上沒死成,但他的確有些心灰意冷,他向來偏愛晉容,可對其他兒子也不錯,結(jié)果就教出一個蠢貨想要謀反,一個逆子想要弒父。
要不是還有個晉容陪在身側(cè),皇上真要覺得自己這個父親做得有多么失敗了。
皇上暫時不想提起謀反的兒子和叔叔,等到傷勢好轉(zhuǎn)一點(diǎn)就讓人將四皇子和五皇子叫來。
兩位皇子來到皇上的寢宮,看著一旁虎視眈眈盯著他們的太監(jiān),兩人皆是苦笑不已。
逼宮謀反的人是昱親王,想要謀反的人是三皇子,行刺皇上的是二皇子,可最先面對皇上的卻是他們倆。
晉容是孝子,是皇上的好兒子,輪到他們就是被太監(jiān)們緊盯的對象,生怕他們也和二皇子一樣大逆不道的襲擊皇上,這般區(qū)別對待如何能夠讓人服氣。
皇上想知道兒子對他到底有哪里不滿?
兩位皇子最初一直閉口不言,待到后來才斷斷續(xù)續(xù)的說了。
人心都是偏的,皇上對幾個兒子還算可以,如果沒有晉容做對比的話。
皇上面無表情的聽完,而后揮手讓他們退下,他躺在床上想了整整一個下午。
時間就這樣拖到了十一月,皇上的病情時好時壞,晉容都恨不得將太醫(yī)鎖在皇上的寢宮里。
看著晉容著急上火的樣子,皇上不覺笑了,就連眉宇之間的郁氣也消散了不少。
待到皇上想通后,直接將諸位大臣都叫到了他的寢宮。
大臣們偷偷看向晉容,見他也是一臉納悶,心里更是疑惑不解。
“今日叫眾卿家過來是有幾件事要宣布。”皇上半靠著引枕,偏頭看向眾大臣,聲音平緩道:“昱親王一脈、晉鑫一脈、晉森一脈,玉牒除名,貶為庶人,幽禁房山夾道,終生不得離開。然昱親王、晉鑫、晉森三人,勾結(jié)官員,違逆國法,意圖推翻朝綱,所行之事,駭人聽聞,令人發(fā)指。朕念及骨肉血親,免其凌遲之苦,今賜予毒酒以自絕,留其全尸,另行安葬?!?/p>
眾位大臣面面相覷,等了這么久才等到的結(jié)果,的確讓人有些意外。
不過也沒有誰會跳出來為他們求情,昱親王逼宮不成反被擒,但謀反當(dāng)日他可是打著殺盡皇室的主意,真求情了那就是得罪皇家整個戶口本。
而且看著皇上淡漠的神情以及放在傷口處的手,弒父不管放到哪里都是死罪,皇上沒把兒子活剮了就已經(jīng)是仁慈了,誰會在這時揭皇上的傷疤呀。
見大臣們沒有意見,皇上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接著道:“晉淼和晉焱年紀(jì)也不小了,是時候封王了。遂晉淼封為平郡王,晉焱封為寧郡王,府邸即日動工,至于領(lǐng)地,照著之前的圣旨擬?!?/p>
給兒子封王的圣旨早已擬好,不過是因?yàn)榛噬鲜軅麜呵业R下來,這道圣旨與先前擬好的那份出入不大,唯一的變化就是爵位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