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悠悠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沒辦法規(guī)避掉關于邵淵的消息,畢竟他現(xiàn)在太有名了,說句只要是司法工作者都懂,但又不能明說的話,那就是他名下的企業(yè)包括他本人,都已經(jīng)可以稱之為本市的‘司法必勝客’。地方保護,律法傾斜是心知肚明且順理成章的現(xiàn)實。
在一片高呼歡唱的浪潮里,那些負面不過是精衛(wèi)填海,都不需要當事人怎么理會,就已經(jīng)消失的全無余波了。
所以,已經(jīng)可以豪橫的呼風喚雨的他,為什么看上去會如此的不快樂呢?換了她,早捧著嶄新又輝煌的人生啃得哈喇子都出來了,明明想得到的東西都得到了,明明曾經(jīng)的凄慘都遠離了他,明明他已經(jīng)可以去做任何會讓自己高興的事,他怎么還能不開心?
她只是現(xiàn)在這樣,每天就已經(jīng)很滿足很充實了,為什么他不行?楊悠悠想不通,她也不想相通,因為那個答案直擊的方向她認為根本不必要。她覺得,他可能就是目的達到的太快也太順利讓他整個人暫時失去的斗志跟方向,等時間過的夠久夠長一切就都會好的。
結果就在她自我開解不要多思多想的時候,大學同學突然聯(lián)系她,問她還有沒有保存大叁那一年跟某理工大聯(lián)辦的辯論賽照片。楊悠悠想了想,記起自己好像是有那么一個U盤用來存大學時候的各種照片來著,一口答應了同學回家好好找找看。
只是她沒想到,翻找到出來的U盤里,那些記錄著她大學生活的照片夾里,曾經(jīng)有過邵淵的存在。
記憶在撞上電腦里顯示的照片時,回到了大叁那一年的夏天。
她所在的政法大學跟本市一所理工大學聯(lián)合舉辦了一場名為《性本善/性本惡》的辯論賽。她做為反方——‘性本惡’的四辯,借著這場辯論賽還拿到了當時的最佳辯手獎,只是這場辯論賽在她忙碌的大學生活中不過只占用了一點時間而已,過后她就沒怎么在意了。
她想起來,在一起辯論的同學有跟她提過邵淵,只是他所在的世界跟她相距太遠,一心為自己奔波的她怎么會去在意出生就在羅馬,起點也早已立于頂端的人呢?
他是當年那場辯論賽的組織者之一,她是他對面賽桌前做足了功課只奔著勝利而去的辯手。他們之間別說是交流,就連眼神都不曾接觸過,如果不是賽前賽后有同學在抓拍,她壓根就沒想到他們竟然有過除了最后的集體合照外的兩張錯位合影。
-------------------------
哈哈~~~~提前看了眼珠珠,心一啾啾~~~~~猜猜我要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