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乖巧答道:“孩兒小時經(jīng)常留宿宜貴妃娘娘宮中,母后心慈便讓孩兒陪她?!?/p>
母后牽起我的手一齊坐在椅上道:“宜貴妃是為十六殿下祈福,而母后卻是為了僻靜。”
我好奇問道:“孩兒會打擾母后清靜嗎?”
母后溫柔回道:“不會。你自小細(xì)心,哪會做出普通孩兒癡相?!闭Z調(diào)一轉(zhuǎn)又道:“你認(rèn)真與我說說,你覺得你娘親會是宜貴妃嗎?”
我抱住母后道:“待我真切好的,宮中有很多人。但愿意與我談天說地的只有母后一人?!?/p>
母后輕撫我的頭發(fā),說道:“我跟你說個秘密,你絕不能與外人說!”語畢,我們拉勾約定,她移開房中書柜,后面竟是一間儲藏大量書籍的密室。
母后將我引進(jìn),又將書柜推回原位,宛如獨立空間一般。她繼續(xù)道:“那玄司宮所珍藏書籍,其實是手抄藏匿之處的書籍。若是皇宮走火,還有典藏資料可循。算是借菩薩慈悲,庇蔭此物了?!?/p>
我疑道:“母后如何確認(rèn)這是正本呢?”
母后耐心回答:“陳充自小與我玩在一處,他那品行我還不懂嗎?他只愛金銀財寶、權(quán)力地位。對于玄妙之物不過是假意屈從罷了。他雖道行不錯,但在我面前早就現(xiàn)出原形,哪騙得了我呢!”
那時的我驚疑的咬住食指,不讓自己發(fā)出聲響。母后見狀笑道:“別慌!”我便扯了扯母后衣角,掩藏自己想咬食指的沖動。
此后在福德寺的十天,我皆泡在藏書閣中,母后與我各看各書。我識字也不算多,但每本書都能看懂八成字,書中沒有艱深文辭、也沒有華麗詞藻,僅有核心導(dǎo)論與實際案例。
每當(dāng)我看得一頭霧水時,就問向母后,她都道:“在仔細(xì)讀讀。”
就這樣來到此行尾聲,我每日竭盡心力的嗑書;宜貴妃每日竭盡心力的念佛。當(dāng)要收拾行囊回宮時,我問母后道:“十六弟的病會好轉(zhuǎn)嗎?”
母后淺淺說道:“他是有福之人,被菩薩保佑著呢!要活到七老八十也沒問題?!?/p>
我聽到此話,心下大好:“佛祖真是大慈大悲,我回程在多拜幾下?!闭Z畢,又察覺不對,說道:“母后心慈仁厚,七老八十可是兩輩子的時光。”
母后僅淺淺一笑,說道:“你收拾好了,再去搭宜貴妃的轎上吧!”
我連喊:“使不得!”一路歪膩在母后身旁。
直到回宮不久,十六弟病情好轉(zhuǎn),落個白白胖胖的幸福肥。
等我十歲時,五歲的十六弟第一次拜見母后,便經(jīng)常跑去坤德宮請安。
也不知是因為宜貴妃的父親是太傅所以其孫好學(xué)守禮,還是存心來氣我呢?
母后像當(dāng)年教導(dǎo)我識字般鍛煉十六弟習(xí)字,不同的是十六弟天資聰穎,才小小年紀(jì)已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連久違不見的父上也為十六弟而來。
不知從何時起,我已滿頭精飾、身穿華服,掛上自制香包。
最后,便長居在尚書令府中,也不顧國公討厭,依然故我的遇到吳家三房小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