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良很生氣,雖然不是全羊絨的,那大衣質(zhì)量真的不差。
嫌貨的,身上穿的不一定有這衣服好。
陳錫良當(dāng)面沒有翻臉,還陪著笑跑了幾天,總算確定要請去年大火的小生周望京穿著衣服拍攝,但陳錫良最近正春風(fēng)得意,做啥都賺錢,哪能忍這種氣。
晨羽制衣廠就是一家生產(chǎn)廠家,根本沒有自己的品牌。
羊城貨比不上滬貨?
那些人根本不知道,滬市百貨商店里買的衣服,也是羊城生產(chǎn)的!
《大眾電影》的遭遇,陳錫良也不是首次遇到,跑《時裝》雜志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問題。不過80年代國內(nèi)的時尚圈還沒有什么話語權(quán),自己都還是半桶水,就不好挑剔陳錫良的來路,雙方也勉強算合作愉快。
《大眾電影》不同,這本雜志的受眾大,老牌雜志,也更有逼格。
人家要叫哪個演員上封面,不是演員帶動雜志銷量,而是雜志在推廣演員。像陳錫良這樣的小攤販,請請客吃飯,送煙送酒,就能指揮影視圈的事兒了?
私底下,笑他不自量力唄,有幾個臭錢瞎嘚瑟。
陳錫良憋著氣把事情談定,卻很想找人說說自己的想法。京城里他也不認(rèn)識誰,不就逮著夏曉蘭不放么。
夏曉蘭累的要命,忍住打哈欠的沖動:
“那你就搞個自己的服裝品牌,以后自己設(shè)計出的衣服專門請演員拍廣告,不理會什么雜志,在電視上放的那種廣告……”
陳錫良聽得愣神,“做自己的服裝品牌?”
他現(xiàn)在的資源,是靠著姐夫何從生吃飯。廠里生產(chǎn)什么,他就批發(fā)什么。這一次運動服訂做,還是陳錫良首次嘗試。一共訂了三萬套運動服,都銷售一空,這個生意讓陳錫良和夏曉蘭都賺了七八萬!
陳錫良的內(nèi)心早就蠢蠢欲動。
他好像不太滿足當(dāng)個純粹的批發(fā)販子,但他沒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怎么做。從國外的時裝雜志上,照著抄一個款式,然后去賭是不是爆款,生產(chǎn)出來會不會賣斷貨?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找款式,還是把款式都?xì)w為同一個“牌子”下。
陳錫良有點醍醐灌頂。
“你可真是我祖宗!夏祖宗,我們可以合伙搞自己的服裝品牌,就像你說的,找演員拍廣告,我就不信打不響這個名頭!”
這是把陳錫良刺激過頭了,陳錫良要提早進化成服裝業(yè)大鱷了?
和陳錫良做生意肯定是賺錢的。
上輩子可沒有人刺激陳錫良,這人再過十幾年就能打下價值上億的服裝帝國。如果沒有陳錫良被綁架撕票的英年早逝,陳氏服裝企業(yè)不一定會沒落。在華國搞原創(chuàng)服裝品牌不容易,2000年以后服裝行業(yè)大受打擊。但也有一批品牌,頑強的扛過了行業(yè)低迷期,乘著電商平臺的東風(fēng)一躍而起。
服裝業(yè)低迷,那是20年以后的事了。
在80年代真的很賺錢,夏曉蘭如今的身家有大半都是靠倒騰服裝,不管是零售,還是臨時干一次批發(fā)……但她一直想的,都是走銷售端。
“不行,你得讓我想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