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思索讓她站在門口進(jìn)退不得。
但是頌臣說過,折桂樓只有他、馮叔跟自己三個人,連每日三餐都是丫鬟送過來。要是天天就窩在那里不出來,不去眾人眼前晃,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想必也不會惹什么是非,李府總能容得下自己一條命。想到這里,蘇施就慢慢像后院走去。
世上的事倘若件件都如人意,那恐怕這么多菩薩都沒人供奉了。
等蘇施一路分花拂柳拖著家當(dāng)?shù)搅苏酃饦牵鴮嵗鄣膲騿?。李頌臣一看,趕緊讓馮叔幫著把東西拎上二層,安排她住在了自己隔壁。這是一間相當(dāng)寬敞的屋子,一床一桌一凳一書架就是全部擺設(shè)。
六柱架子床上掛著青紗帷帳,兩邊方形的門圍子上雕著花樣是喜梅鬧春,四面床牙浮雕螭虎的紋飾,十分華麗。
蘇施把東西放在床上,折身回來正對著的就是一排朱漆書架,上面滿滿放著書匣,她走過去翻開手邊的一個,里面卻是一本南華經(jīng)。
她又幾步走到窗邊,臨窗看去,小睢園的景致盡收眼底,風(fēng)穿過竹叢撲向蘇施,青葉低唱,此情此景真讓她要醉了。
“原本是我住的,如今歸你了”,不知何時,頌臣出現(xiàn)在蘇施身后,聲音照舊是柔的,只是風(fēng)兒不解他的心思,把這話吹散了,略略讓阿施聽不真切。
“這兒也不必遵守那些繁文縟節(jié),咱倆一同讀書、習(xí)文,沒人來擾,你就長久住著可好”蘇施被眼前這清幽的處所鉤住,心神早就云游天外,哪里把頌臣的話全部聽進(jìn)去她只微微頜首,說:“好”。
這時候如果她稍微回頭,就能看見一張微泛紅霞的臉,并著一雙眼睛里的神采飛揚(yáng)。
可是她沒有。她答應(yīng)地略微漫不經(jīng)心,也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么,可是不久之后蘇施才明白,倘若自己在他身上稍微用點心,或許他走的時候痛苦還能再少一些。
頌臣沒有貼身丫鬟,這在蘇施看來也有點不解。畢竟像李府這種高門大戶,估計罕有少爺對自己的生活起居都事必躬親李頌臣就是個異數(shù),除了這個異數(shù)每日的衣服要送飯的丫鬟帶出去洗。
阿施素知深閨里的小姐們有繡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誰知頌臣卻有這書樓,罕少出去,也不常與李鶴山、夫人們?nèi)?nèi)院吃飯,偶爾見頌臣換上一套規(guī)規(guī)矩矩的白綢衫子,整整齊齊梳著頭發(fā)戴上一根通透的白玉簪子,便是貴客臨門,奉老爺?shù)拿フ龔d接待了。
后來她才知,大弘朝男子年十五就能科考,李鶴山有令,讓頌臣遠(yuǎn)離所有繁雜事項,潛心六經(jīng),后年就下科場去搏個功名。書香世家、科舉出身的李鶴山對這個獨生兒子期望非常之高,立志要他金榜題名、光耀門楣。
頌臣自命甚高,也知自己身上千斤的責(zé)任,所以今年三月離了私塾后就不避寒暑地在這折桂樓刻苦用功。
你覺得這盤棋上萬無一失的時候,任何一絲波動卻都可能顛倒成敗。
李鶴山為獨苗布置了一切,誰知卻有一個蘇施闖進(jìn)來。
后來,他悔得腸子都青了,當(dāng)初如果沒有包藏禍心允她入府,也許就不必落得這步田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