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再見,永無鄉(xiāng)(番外)
你會不會愛上這樣一個人?你們有著相同的性別,不同的信仰,你們相愛即是有罪。
對于曾經(jīng)的寧舟而言,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但是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忍的玩笑,讓荒誕變作真實。
冰天雪地的永無鄉(xiāng),極晝尚未降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已經(jīng)快過去了。剛剛走出心靈結(jié)界的寧舟筋疲力盡地跪倒在冰川上,滾燙的淚水剛涌出眼眶就凍結(jié)成冰。永無鄉(xiāng)已經(jīng)近在眼前,可他卻好像永遠都到不了了。
在那冰冷的死亡面前,他終于拋開一切的彷徨顧慮,背負起了他的罪任,哪怕他將在死后墜入地獄,承受永火之刑。
寧舟緩緩從冰川上站起身,眺望著燈火璀璨宛如地上天國的永無鄉(xiāng),恢弘的冰雪教廷在冰原中矗立著,巍峨莊嚴,圣潔空靈。
他知道,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看見永無鄉(xiāng)了。
寧舟走下冰川,肅然地走入教廷中。
穿過鱗次櫛比的建筑,耳邊再一次響起塵世間喧鬧的聲音,幾個孩童嬉笑打鬧著從他身邊跑過,因為跑得太急差一點就撞上了寧舟,寧舟后退了一步,避開了孩子們,目送他們歡笑著跑遠了。
寧舟幾乎想不起自己像他們那么大的時候是什么樣子。來到教廷的時候他已經(jīng)十三歲了,瑪利亞剛剛?cè)ナ?,依照她的遺愿,他被阿諾德老師送到了這里,第一次見到了教皇冕下。
他是個慈祥的長者,眼中充滿了歲月沉淀下來的睿智,他教會了他很多東西,不僅是生存的知識,更有很多人生的道理,可以說,在瑪利亞去世之后,塑造他人格的就是這位睿智的老人。在寧舟的眼中,他不僅是神明在地上的代言人,更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敬重的長者。
可是今天,他卻要告訴這位撫養(yǎng)他長大的老人,他愛上了一個不被允許的人。
寧舟面無表情地穿過永無鄉(xiāng)的冰雪之城,為了迎接即將來到這里的圣城居民,這座極地的城市正在擴建中,它如同神界在地上的投影,到處充斥著繁華和溫馨,遠離世間一切罪惡,就像他夢中的家園。
可他終究是要離開這片凈土,從此一生風雨漂泊地去流浪。
踏入教廷的范圍,沐浴在空靈的圣潔之力中,寧舟腹部的傷口再一次傳來灼燒的疼痛,連帶著全身都在刺痛,他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不顧傷痛大步向前走去。穿過巨大的冰雪廣場,無數(shù)冰雕靜默地守衛(wèi)著這個地上天國,和來回巡邏的守衛(wèi)們一起浸泡在寒冷的空氣中。
寧舟目不斜視地走向教廷最深處,宏偉的大教堂中,完成了禱告的教皇正獨自站在巨大的十字架下沉思,攤開的教典放在一旁的講臺上,寒冷的空氣中隱約可見金色和銀色的信仰力光點,上下飄動著。
兩旁冰雪長椅中間的走道上鋪著金紅色的長地毯,寧舟走向教皇,在高臺的臺階下仰望著他。
教皇轉(zhuǎn)過身來,慈祥地注視著寧舟:“幾天前,熾天使的意志回到教廷,告知我你的信仰之心動搖了,孩子,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
寧舟對他行禮,然后平靜地說道:“教皇冕下,我……愛上了一個人?!?/p>
“你為此彷徨?!苯袒识聪ち怂膬?nèi)心。
寧舟誠實地回答:“是的,我愛上的人和我一樣,是個男人,他來自另一個世界,是一個不信者?!?/p>
教皇的聲音陡然變得嚴厲肅穆:“主說過‘不可與男人茍合,像與女人一樣,這本是可憎惡的;人若與男人茍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惡的事,總要將他們治死,罪要歸于他們身上?!忝靼?,這是有罪的,若是一味地順從逆性的情欲,就會受永火的刑罰?!?/p>
“是的,我明白。”寧舟冷靜地回答。
“那就悔改,神將寬恕愿意悔改的罪人,告訴我,你愿意悔改嗎?”教皇厲聲問道。
寧舟抬起頭,正視他的眼睛:“不,冕下,我無法悔改?!?/p>
教皇沉默了很久,他頭上的高冠和身上的紅色肩衣仿佛要壓垮這位老人,他疲憊地說:“你的母親臨死前選擇將你托付給教廷,不是為了讓你走上和她一樣的道路。你保留了你外鄉(xiāng)人父親的姓氏,保留了你母親為你取的名字,以及……一顆和她一樣,為了愛情迷惘的心?!?/p>
“寧舟,我的孩子,我給予你最后一次機會,放棄他,向主懺悔。”
寧舟閉上了眼睛,似有若無的風從他身邊吹過,他好像回到了午后的圣墓花園中,靜靜地凝望著睡在落滿了花瓣的樹洞中的愛人,看著他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的內(nèi)心都在業(yè)火中煎熬,那是一種絕望的痛苦,卻偏偏讓人感覺到罪惡的甜蜜。
回憶忽然快進,在黎明前的圣墓花園中戛然而止,他的愛人再次回到了那里,卻再也不會睜開那雙褐色的眼睛……他忽然明白,他拼命說服著、欺瞞著、攔阻著的心,早已陷落在地獄里。
他有罪,一個他不愿懺悔的罪。
“抱歉,冕下,我不能。我嘗試過,但是我不能。他為我一次又一次地犧牲,為我拒絕惡魔力量的誘惑,并因此死去。我曾經(jīng)辜負過他的性命,我不能再辜負他的愛情。我愿意死后在地獄里接受永世的酷刑,但在我還存活于世的短暫光陰里,請允許我,忠于自己的心。”寧舟睜開了那雙湛藍的眼睛,一字一句、堅定不移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