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清靜了,就連邊關都只出現(xiàn)小股摩擦而未出現(xiàn)大的動靜,那些想趁朝堂不穩(wěn)趁火打劫的人,懾于英國公的威勢竟不敢大舉進攻,只有小股的試探,然而早有準備的將士給他們來了個有來無回。
收到邊境送來的折子,華景帝與駱晉源都松了口氣,駱晉源是做好了再次帶兵上戰(zhàn)場的心理準備,看來之前做的防備都起了作用。
為免外敵趁火打劫,一些將領在先帝駕崩時都沒能回來哭喪而是待命邊關,如此,京城也能過一個安穩(wěn)的新年,這對初登帝位的華景帝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剛做上皇帝第一年就要打仗,那可不是個吉兆。
華景元年
對于老百姓來說,是哪一個做皇帝并不要緊,只要讓他們過上安定的日子能吃飽穿暖,那就再如意不過。朝堂上雖然換了個皇帝,可他們的日子并沒有變得不好過,還過了個不錯的年,人人臉上都樂開了花。這年頭,為俞晨供長生牌的百姓越來越多了。
對于讀書人來說,他們注重的是今年的恩科,才剛開春,就有四面八方的舉子匯集到京城,參加新帝繼位的第一場科舉大比,期盼這次能夠嶄露頭角,進入新帝和英國公的眼中,從此平步青云報效朝廷。
與一些大臣擔心英國公獨掌朝政的心理不同,英國公對于朝廷的功績,讓不少讀書人都敬佩,此刻京城中的酒樓茶樓中都聽到這些舉子議論朝政, 其中許多話題都是圍繞著英國公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迂腐之輩對英國公大肆抨擊。
在別處還罷,每次春闈的時候都不缺乏這樣的舉子,可個別人竟然跑到俞家酒館,喝了酒后聲音高亢地譴責英國公的暴行和野心,有次被興王碰上還被興王叫過去分辯了一番,那舉子走時一臉通紅興奮得很。
興王去跑到俞晨這兒來說,不過是個想奪人眼球的家伙只知人云亦云,沒多少真材實料,相通過這樣的手段引人注意讓人重用呢。
俞晨聽了一笑了之,讓酒館也別去插手阻攔,攔了,還當真讓人抓把柄說他仗勢欺人了。
身處在沒的位置看問題的心態(tài)也不同了,俞晨聽到酒館那邊傳來的話去并未往心里去,抨擊他與民爭利的,只要將他每年向朝廷上繳的銀兩報出來就足夠打他們的臉了,何況他俞晨還有個發(fā)現(xiàn)推廣高產(chǎn)作物的頭銜,抨擊得狠了只會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和憤怒,真正的聰明人不會把槍口對著他自討沒趣。
“阿爹,生叔叔和楊二叔今天就要到了?康康弟弟也來了嗎?”木木換了身出行的衣裳跑過來。
俞晨蹲下來替他理了理衣裳:“來了,你康康弟弟也來了,阿爹替你跟先生請了半天假,跟阿爹一起去迎迎他們?!?/p>
“好啊,木木想他們了……”木木偎著他阿爹開始掰指頭,數(shù)著平陽村認識的人,還有園子里的人跟黑子,可惜阿爹說黑子要留下替他們看家不能來。
姜嬤嬤也換了身衣裳過來:“生哥兒他們什么時候到?”
“已經(jīng)進了京城了,很快就過來了?!庇岢炕氐?,起身將兒子抱起來,“我們?nèi)ラT口看看,應該差不多時候了。”
有人從平陽村過來,姜嬤嬤也很高興,尤其是這小夫夫倆還是他平時多有接觸的。
平陽村俞晨的際遇就不說了,常生的情況也常讓人念叨羨慕,原以為嫁不出去的哥兒,先成了秀才夫郎,之后楊文成通過了鄉(xiāng)試成了舉人,常生榮升一級成了舉人夫郎,再度讓人羨慕妒忌,今年新帝開恩科,楊文成便帶著夫郎,一家人一起來京趕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