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金殿之上,眾臣正在上朝,一名將士來報,青霄率十萬大軍對北狄宣戰(zhàn),離嘉成關(guān)僅剩百里,嘉成關(guān)是北狄最西邊的一道天然屏障,若是過了此處,便是通州府了,聽聞青霄大軍逼近嘉成關(guān),對通州府虎視眈眈,致使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泰和帝聽后十分震怒。
“依諸位愛卿看,此事應(yīng)當(dāng)如何解決?”問題拋下,朝臣議論紛紛,分為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zhàn)。主和的一派認(rèn)為打仗勞民傷財,如今國泰民安,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小小的青霄國壞了百姓安寧,可以借鑒文成公主,以和親的方式解決爭端。
而主戰(zhàn)的一派則認(rèn)為此事不宜和解,青霄野心勃勃,妄圖吞并他們,若是和解,隱患依然存在,倒不如派兵將他們趕出去,況且通州府的百姓如今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怎能不給那些青霄小兒些顏色瞧瞧?
蕭君默位列下方,聽著身旁臣子們的議論,一言不發(fā),他抬頭看了眼龍椅上的泰和帝,見他撐著下巴若有所思,似乎已經(jīng)有了主意。
片刻之后,眾臣安靜下來,只聽泰和帝不急不緩道:“諸位愛卿都讀過書,文成公主為何和親焉有不知者?若非唐太宗無力守護疆土,屢戰(zhàn)屢敗,怎會讓松贊干布一而再再而三逼迫,最終無奈將公主送出?”
“呃,皇上所言極是?!敝骱偷某甲有延X不對,附和道。
“你們別忘了,文成公主和親可是被迫的,咱們北狄好像還沒有落魄到必須以和親求和才能解決問題罷?”頓了頓,泰和帝冷笑繼續(xù)說:“有一個青霄國,朕決定和解了,便會有第二個,如此一來別人不都以為我們北狄軟弱,是貪生怕死的主,連自己的百姓都不敢出兵保護?”此言一出,態(tài)度已十分明顯。泰和帝支起身子淡淡一笑,當(dāng)即讓人傳召蘇瀾清入殿,又下令封鎖全國關(guān)口,廢除通行憑證,禁止任何使節(jié)往來。
不多時,蘇瀾清從殿外進來,聽令候旨,蕭君默看著他的背影,毅然轉(zhuǎn)身出列,一字一句道:“兒臣自愿請戰(zhàn),隨同蘇將軍前往?!?/p>
“哦?為何?”泰和帝挑眉。
“兒臣以為,青霄一戰(zhàn)乃是國之大事,兒臣身為北狄太子,自當(dāng)有義務(wù)為國分憂,還百姓安寧的生活,故兒臣請戰(zhàn),請父皇準(zhǔn)許。”蕭君默拱手,身姿挺拔,眼含自信。
泰和帝不語,半晌起身朗聲大笑:“說的好,朕準(zhǔn)了,你與蘇愛卿,務(wù)必要將青霄小兒趕出北狄國界,來人,取朕虎符來?!?/p>
蕭君默謝恩,與蘇瀾清對視一眼,難掩眸中喜悅,這一世不論瀾清去哪里,他都要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
虎符取來,泰和帝將其給了蘇瀾清,兩塊虎符合二為一,蘇瀾清跪下領(lǐng)旨,轉(zhuǎn)身出了金殿,泰和帝一舉,將那些主和的臣子們噎得啞口無言。
散了朝,蕭君默即刻跟隨蘇瀾清前往將軍府,與其商議出戰(zhàn)事宜,到了府中,蘇瀾清取來一幅北狄周邊的國家的地勢圖,他指著上面青霄周邊險峻的地勢,沉聲道:“青霄想必是憑借著地勢險要,覺得我們打過去不了解地形,沒有什么勝算,故才如此囂張,事不宜遲,必須及早準(zhǔn)備?!闭f著,兩人一同前往軍營,尋來左護軍傅淳等人,入賬細(xì)細(xì)探討。
蘇瀾清再度攤開地勢圖,指著上面的幾點,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這里是嘉成關(guān),青霄大軍到時會到達此處附近,這附近有個平原,想必到時候第一場戰(zhàn)役會在那里打響?!苯又謱讉€重要地勢說了遍,眾人一致決定逐個地方突破。
商議完已是深夜,蕭君默走出帳中,仰頭望著天上明月,這次看月的心境與上一次又是不同,想到他又能和瀾清一起再度上戰(zhàn)場,蕭君默的心情激動而澎湃。
蘇瀾清收起地勢圖,便見左護軍傅淳小心翼翼地湊過來,目光好奇,問:“將軍,太子殿下為何會主動請戰(zhàn)?”雖說明面上是為了天下百姓,但傅淳總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
蘇瀾清搖頭,表示自己不清楚,目光掃到走出帳中的那個身影,愈發(fā)沉默不語,現(xiàn)在發(fā)生的太多事情與前世不同,他不知兩人的將來會如何,也不知該不該繼續(xù)與他保持距離,一旦他想這么做,便會想到蕭君默舍身相救的畫面,拒絕的話還未開口便悄悄咽下。
收拾好東西,蘇瀾清掀開賬簾出去,四周是明亮的火把,映襯的蕭君默的背影挺拔而高大,他緩緩走近,看著他轉(zhuǎn)過身來對自己露出溫和的微笑,兩人并肩而立。
蕭君默方才在這里想了很多,有關(guān)即將到來的戰(zhàn)事,有關(guān)他與瀾清的將來,思及此他轉(zhuǎn)頭看身旁人一眼,信誓旦旦道:“瀾清,我們一定會大勝而歸的!”
蘇瀾清一愣,隨即重重點頭,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