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胥求要端木理的消息,由夜值人帶話,遍傳內(nèi)宮。
圣人攜趙美人登熏風殿聽琴。聽見宮娥在山景旁討論此事,圣人皺眉:“衛(wèi)王受縱,免出閣,久居禁內(nèi),已經(jīng)不合國朝制。如果他將狎事鬧成旁人閑話,朕便不再留他。”
“圣子年幼,”趙美人幫忙說情,暗想李胥與端木理羞羞怯怯的樣子,“況且是狎事還是本心,未可知呢?!?
“美人有想法么?!?
“良家子端木理,圣人有印象否?”
圣人拈了廊外的芍藥,笑了一下:“皇后從朕處搶走、現(xiàn)在中宮做掌籍宮官的小女……哦,與美人同歲吧。”
“妾虛長三歲?!?
入熏風殿如入芳嶺,以桂檀香菩制成的大殿滿室飄香,當中坐有彈琴人。從正后方看,他像峭崖。
宮人們掩不住喜悅,擺弄石榴裙獻藝,竟連圣人到了也朦朧不知。圣人不怪,笑呵呵地以眼示意趙美人,隨后高聲:“擊磬襄,西來朝,他日東入海*,干脆將熏風殿眾女都帶上,做神仙如何?”
宮人才知失禮,蝶似地散去,留殿中一人一琴。
那人起身見過君王,并未對趙美人多禮,目不斜視地說:“鈍根不修道,俗骨不成仙。再者宣臣自東都來,無海?!?
圣人哈哈笑罷,與趙美人落座,讓他多彈,幾曲罷,才向趙美人介紹:“紫薇城路宣臣,想必你已聽過他的名字?!?
東都世家貴客,引得上下宮人亂神傾心……趙美人確是早聞其大名,現(xiàn)下見了本人,不由仰贊:“臨川侯,天外客,一傍景,花娟水澈?!?
這首小詩為宮人私傳,在熏風殿里當風傳說給圣人聽,其實也無大礙。宣臣聽聞,卻拂琴不語,嘴角下壓,隱隱有不快。趙美人余光見,一時尷尬,立刻由奉承轉(zhuǎn)口:“宮鬟手筆,想必不能入臨川侯視聽?!?
宣臣依舊不承應,平視熏風殿畢,再次坐下,挑弦又彈。
趙美人縱然活潑,也受不了這樣的冷遇,只好怏怏:“臨川侯不喜妾,圣人見笑?!?
圣人好言撫慰,給她剝荔枝,兩人就著水果聽琴。
琴音繞梁,攀上畫棟。趙美人聽得入神,漸漸放下難為情,半攏著果肉感慨:“好技藝,好琴聲。”
“這琴是前朝某相鎮(zhèn)宣武時,手制二琴其一,名為‘韻磬’。臨川侯祖上與該相為舅氏親,傳得了琴,也傳得精神。其言行清貴,其素誠介直,嗤棄諂媚,有時矯枉過正,”圣人言語間不乏欣賞,又拍拍趙美人的臉,“所以,方才事,美人勿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