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謝謝,我也會好好收起來的?!苯姘焉茸臃呕亓讼蛔?,又把匣子合上,交給了白雪。
她說“她會好好收藏”而不是使用,殷之黎的目光微微一頓,隨即溫聲道:“不客氣。這幾日燕京城里不太平,姜姑娘要多注意。我聽聞成王手下之前將姜姑娘帶到了黃州,為防舊事重演,還是小心為妙?!?/p>
姜梨笑道:“我知道,這幾日父親都不讓我出府了。說起來,殷將軍現(xiàn)在在與成王對峙,殷公子不必去么?”
殷之黎苦笑一聲:“我本想隨父親一起去的,父親卻讓我留在燕京,說一旦燕京有什么變故,我也能好應付。”
姜梨:“看來殷公子也懂練兵操練之術(shù)了?”
“身在將門,多少也要學一點,不僅是我,之情也要學的。”
姜梨笑道:“可真是令人佩服。”
殷之黎道:“我倒覺得姜姑娘有軍師之風,雖沒有武功,手無寸鐵,也能千里之外決勝戰(zhàn)局?!?/p>
“殷公子說的人是我?我何時做過這些事了?”
殷之黎就笑:“桐鄉(xiāng)那些事,我們在云中都已經(jīng)聽到了。之情之前還跟我說,很想見一見你,上次見到你后,又說你與她想像中的不同??瓷先嵲诎察o溫和,不像是那么殺伐果斷的女子。”
“論起殺伐果斷,我就不要班門弄斧了。殷公子何必打趣我?!?/p>
她語氣不疾不徐,殷之黎與她玩笑的時候,姜梨也沒有顯出一點羞怯來,大方坦蕩的樣子,卻看著令人十分舒服。
“不知道殷將軍現(xiàn)在那邊的戰(zhàn)況如何?”
“姜姑娘不必擔心,成王雖然籌謀多年,但他畢竟不是行伍出身,兵士中多是烏合之眾,論起排兵布陣來,并非我爹的對手,所以成王的叛亂,遲早會平息,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且我聽父親的人來傳信說,用不了一月,能將成王的兵馬盡數(shù)消滅?!?/p>
他應當是為了安慰姜梨不必擔心才說的這話,卻讓姜梨想到了一點別的東西。她問:“那成王的事情過后,殷將軍和你們會回到云中么?”
殷之黎一愣,隨即笑道:“這……還不知道。”
說還不知道,卻不是一口承認是會回云中,姜梨的心里,就有了計較。她不再說什么,殷之黎又道:“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之情救了一個小孩子,本以為是姜姑娘的弟弟,可聽聞姜姑娘沒有這么大年紀的弟弟。”
“那是我在黃州的時候,救下來的孩子?!苯娴溃骸八募胰巳荚邳S州動亂時候死在賊人刀下了,全家就剩他一人,我看他孤苦無依,本想帶他回來的。后來我那位朋友心善,就干脆收了他做徒弟。”
“朋友?”殷之黎笑道:“就是那一日跟在肅國公身邊的人吧?!?/p>
他知道了姬蘅的身份,想來是殷之情告訴他的。姬蘅和殷湛是仇人,殷之黎自然也不會對姬蘅生出好感,這會兒問她是什么意思?
“姜姑娘和肅國公很熟么?”
“不太熟。”姜梨笑了笑,直接干脆的堵回去,“如果殷公子是想替縣主打聽肅國公的消息,恕我實在無能為力,幫不上什么忙了?!?/p>
殷之黎愕然的看著姜梨,大約他沒想到姜梨會這般挑明,他怔了一下,隨即笑了,好似十分無奈,又有些好笑,“沒想到姜姑娘這般直率?!?/p>
“縣主也很直率。”
“之情她之前一直生活在云中,天真爛漫,不懂世事,肅國公很出色,她也只是隨口問一問,沒有別的意思?!币笾璧馈?/p>
“我知道。”姜梨微微一笑,“我也只是隨口一說,沒有別的意思,殷公子不要在意?!?/p>
她的語氣溫和,幾乎稱得上是馴良了,然而說的話卻總是悶的人心頭發(fā)堵,讓人生氣起來也不能發(fā)火,又莫名其妙的尷尬了。
殷之黎就沒再和姜梨說起姬蘅的事情,轉(zhuǎn)而說起了別的事。詢問姜梨過去的事,不過他十分貼心的略過了那些不太美好的過去,譬如被送到青城山那一段,還有姜梨被污蔑推季淑然流產(chǎn)的那一段。他所談起的,都是些美好的事。
只是殷之黎恰恰不知道的一點,姜梨并非真正的姜二小姐。那些美好的事,也不過是現(xiàn)在姜梨隨口胡謅的。他倒是聽得認真,并不懷疑。
看上去還真是個單純沒有心機的人。
姜梨默默想著,說了好一會兒話,殷之黎才離開。
姜梨沒有去送殷之黎,她現(xiàn)在滿心都是殷湛究竟要做什么,哪里還顧得上殷之黎。倒是院子里的丫鬟都圍過來,面面相覷之后,明月小聲道:“姑娘,這位殷公子,為何要特意過來看你?”
明月和清風在外院,不如桐兒和白雪跟在姜梨身邊跟的緊,因此也不曉得姜梨和姬蘅的那些事。在他們的眼中,這位殷公子已經(jīng)是無可挑剔的人選,比起當年姜幼瑤搶走,后來又被姜玉娥鳩占鵲巢的那門親事,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別的且不說,郡王比一個侯爺要高明多了,況且周彥邦雖然算得上不錯,但在那光風霽月,溫雅俊美的世子爺面前,實在是相形見絀。
桐兒道:“去去去,人家就是替縣主過來送東西而已,姑娘問了他點戰(zhàn)事。我們姑娘本就心系百姓,他是將軍的兒子,自然知道現(xiàn)在境況如何,姑娘就是問的久了一點,耽誤了時間。別胡說,沒有什么特別的事,也不是特意來看姑娘的。都散了吧,散了啊。”她一邊揮手,一邊把看熱鬧的明月和清風推了出去。
姜梨走到了院子里,白雪把門掩上,桐兒朝外面撇了撇嘴,道:“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p>
她這兩個丫鬟,白雪本是農(nóng)戶的女兒,不想別的家生子自小做奴婢,曉得那么多規(guī)矩,白雪老實本分,姜梨的想法就是她的想法。桐兒則是跟著姜梨在青城山呆了八年,也早就不服管教,倒是比這院子里的丫鬟們開明許多,看問題也不大拘束。殷之黎固然不錯,可自家姑娘不喜歡,那就算了唄,強扭的瓜不甜,真要是姑娘不喜歡,還能綁上花轎不成?
白雪把那匣子放到了姜梨面前,道:“姑娘,這扇子?”
姜梨本想讓人把那扇子給收起來放好,但不知為何,她又改變了主意,就道:“也快入夏了,就放在桌上,哪一日熱起來,正好可以用上?!?/p>
司徒九月說,天下萬物相生相克,連大夫都曉得用以毒攻毒之法。她要是連只扇子都對付不過,還真是白長了這么大歲數(shù)。
她不喜歡殷之黎,但是姬蘅也不要了,索性自己好好的過,誰知道以后又會發(fā)生什么,糾結(jié)來糾結(jié)去,不過是徒增煩惱。
人生就要是快刀斬亂麻,才叫快意恩仇。
……
國公府里,阿昭正艱難的挪動著身子。
司徒九月后來給了他一只輪椅,這椅子上底下有幾個輪子,被人扶著可以走動。他仍舊不能走路,但無事的時候,自己也嘗試著推著自己走到院子里去曬曬太陽。
他在院子里遇到了趙軻。
阿昭認識趙軻,有一次趙軻過來看他,對他說:“你小子倒是有福之人,當日你從私牢里出來的時候,還是哥哥我把你背出來的?!?/p>
阿昭對他表示了感謝。
他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是國公府,國公府的主人叫肅國公,他也曾聽過姬蘅的名字,記憶里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美人,但趙軻又說,那一日在公主府私牢里,是姬蘅看見他,讓人把他帶出來的。
姬蘅是他的救命恩人,阿昭不否認這一點。按理來說,他過去慣常討厭這樣的人,總覺得應該與光明磊落之人在一起,玩弄權(quán)術(shù),心機深沉之人,他總是避之不及。但生死邊緣走過一趟,阿昭的很多想法都變了。沈玉容看起來是個好人,當年他還一口一個“姐夫姐夫”喊得親熱,雖然也嫌棄沈玉容沒有武功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姐姐,但他念過那么多書,阿昭心里也是佩服的。
但就是這么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熟讀四書五經(jīng),看起來溫良恭儉的人,卻對自己的妻子做出了豬狗不如的事??上У氖撬麤]有手刃仇人,而且也沒有機會了,永寧公主和沈玉容已經(jīng)被姜家告發(fā),被處刑,去給薛芳菲賠命去了。
而姬蘅……阿昭心想,他是和沈玉容完全不同的人。惡名在外,人人忌憚,但這樣一個人卻把自己從牢里救了出來。他救自己出來有什么意義呢?他的雙腿已經(jīng)殘廢,武功也沒有。趙軻對他說,一開始姬蘅救他,可能是為了讓他在國公府里做侍衛(wèi),如今他是做不成侍衛(wèi)的。而這位國公爺也像是把他忘在腦后,阿昭進了府后,都沒見過他。
但阿昭還記得上一次看到姬蘅的時候,在那牢房暗無天日里,日復一日的折磨之中,每個人都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黑暗。一開始還會哭嚎,到最后神智全無,連求生的意志也被磨滅了。阿昭堅持著,在他以為他也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有一天,私牢里有了動靜,他原以為是永寧公主又帶人來折磨他們了,不曾想來的人卻不是永寧公主,是幾個陌生男人。
其中兩個男人得了什么吩咐,便順著牢房里挨個挨個的搜尋,似乎在找人。剩下的那個男人則是漫不經(jīng)心的走著,在這般狀如地獄的可怕景象里,他居然視若無睹,走的閑適從容。
阿昭不知道這些人是來做什么的,但他不愿意錯失任何一個機會,哪怕是賭上自己的性命。要知道如果賭贏了,他就能出去為姐姐報仇,如果輸了,也不過是一條命。而留在這里,遲早也會被玩膩了的永寧公主殺死的。
他拖著兩條腿爬到了牢房的柵欄前,恰好看見那男人從面前走過,于是他艱難的伸出手,抓住了他的衣角。
男人的靴子在自己面前停了下來。
他看到了一張極其俊美艷麗的眼,從他那雙眼睛里,還有不屑一顧的漠然,雖然他還噙著笑容。
阿昭心中一冷,有些絕望,但還是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然后,他就得救了。
現(xiàn)在想起來,從那時候起,他就有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