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婉然問道:“相公,怎地這般說?”
韓一道:“太宗皇帝盤算立寧王為儲,對他的寵愛不假,可也將他推上風(fēng)口浪尖。襄王在宗法上是繼位正統(tǒng),寧王是太宗皇帝私心偏愛,這兩人不管自個兒樂不樂意,總是起了儲位之爭。不論最后誰勝出,另一人都是他的隱患心病。比如寧王繼位,有襄王這個長子嫡孫在,他這個皇帝便不夠名正言順。若由襄王繼位,他長年因為太宗皇帝偏疼寧王受到冷落,連本分的儲君之位都經(jīng)過一番周折才到手,對太宗皇帝和寧王未必?zé)o怨。”
原婉然恍然大悟,道:“所以縱然寧王不能繼位,襄王也不能。太宗皇帝擔(dān)心襄王即位,萬一為難寧王,寧王就不得安生了?!?/p>
“對,估計太宗皇帝考慮寧王和安王是雙生子,親密不同一般,又從未爭強(qiáng)斗勝有過嫌隙。安王繼位,會妥善照料寧王,保弟弟終生安穩(wěn)?!?/p>
“安王被立為儲君,立儲的是非就轉(zhuǎn)到他頭上了?!?/p>
韓一微笑,“有心人為達(dá)目的,不嫌麻煩,何況這是帝位。”
原婉然想想也是,忍一時煩惱,換一世天下,所得遠(yuǎn)多于所失,這筆賬太容易算了
她又問道:“但是安王不如寧王出色,太宗皇帝立他為儲,朝臣勸阻豈不是更激烈?”
趙野道:“那會子太宗皇帝老病,時日無多,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殺功臣的勁頭彈壓朝臣。誰說個不字,眨官廷杖樣樣來,末了朝廷鴉雀無聲,他就如愿了?!?/p>
原婉然蹙眉道:“當(dāng)太宗皇帝的臣子可真難?!庇值溃骸爱?dāng)他的二皇孫更難。安王即位,寧王確實下半輩子無憂了,可襄王呢?一樣不得安寧啊。他長子嫡孫的身份會妨礙寧王,對安王也會。安王——不,義德帝對他能不防備壓制嗎?”
“這也是大家猜測為什么后來襄王謀反?!?/p>
“啊,襄王也謀反?”
趙野微微揚(yáng)起頭,回憶幾息工夫,方道:“我記得襄王的罪名是‘心懷怨望,通敵賣國’。”
有著趙野外家?guī)熂颐稍┑那袄?,原婉然問道:“襄王?dāng)真謀反嗎?他在邊彊打仗衛(wèi)國,實打?qū)嵞眯悦?,這樣的人當(dāng)真肯通敵?”
趙野也想到他外家冤案,因答道:“難說,羅織政敵入罪這等前例在大夏并不是沒有過。襄王占著嫡長身份,建有軍功,掌過邊彊兵權(quán),這樣的人對義德帝始終是威脅。襄王這般處境,因為擔(dān)憂遲早受皇弟猜忌加害,無法自安,因此謀反,情理上倒是可信?!?/p>
原婉然問道:“后來義德帝如何發(fā)落襄王呢?”
這回趙野回憶更久,半晌道:“襄王死了?!?/p>
“被處死嗎?”
“不,我記得他連天牢都沒踏進(jìn)一步,錦衣衛(wèi)抄家拿人那日,他死在王府里?!?/p>
“莫不是被錦衣衛(wèi)殺死?”
“這就不清楚了。襄王當(dāng)日人便沒了也好,省去接下來入獄受刑的屈辱。不過他身后照樣受罪,遺體被放到午門示眾,聽說有些人恨他通敵,將遺體糟蹋得不成樣子。”
原婉然吃了一驚,問道:“官府不攔阻嗎?”
“沒人在乎謀反罪人全尸與否?!?/p>
“……襄王好歹是皇孫,死了尚且被這么作踐,他的妻兒下場豈不是更慘?”
“我沒留意襄王兒女的事,不過他妻子是何下場,有目共睹。襄王死后,襄王妃成了德妃?!?/p>
“德妃……”原婉然覺著這妃嬪封號有些耳熟,細(xì)細(xì)思索,驚道:“不正是前些時候沒了孩子的娘娘嗎?襄王死后,她嫁了義德帝?”
“對。趙家也是胡族,兄弟死了,其他兄弟可以娶嫂子或弟媳。先前你哥嫂想借叔嫂成親這事害我們,我就用德妃二嫁堵他們的嘴?!?/p>